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2024年7月3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印發《關于加強零工市場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豫人社規〔2024〕2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解讀如下:
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依據是什么?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零工市場建設完善求職招聘服務的意見》(人社部發〔2022〕38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加強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的通知》(人社部發〔2023〕65號)、《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21〕14號)要求,為構建我省零工市場服務體系,推動零工市場要素化、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平臺化“五化”協同發展,致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備、服務規范的河南零工市場特色品牌,制定本《實施意見》。
二、基本目標和主要內容是什么?
《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1+19+N”零工市場服務體系,初步實現省市縣零工市場服務全覆蓋。主要內容涵蓋“總體要求、推進要素化配置、推進標準化建設、推進規范化管理、推進信息化服務、推進平臺化運行、強化組織保障”七部分共20條舉措。
三、零工市場如何布局規劃?
堅持合理規劃布局數量適宜、規模適度的零工市場,構建分布合理、便利可及的靈活就業服務網絡。支持各地在零工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的地方,設立輻射一定區域的綜合性零工市場,突出綜合帶動;在用工行業集中、崗位需求相似的地方,設立行業性、專業性零工市場,突出專業精準;在用工需求分散、人員規模較小的地方,結合基層服務平臺建設,靈活設立零工服務站點或就業服務站點,突出就近便捷。
四、主要從哪些方面推進零工市場服務體系建設?
《實施意見》提出了堅持零工市場要素化、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平臺化協同發展的理念,即推進零工市場要素化配置、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務、平臺化運行。
一是要素化配置方面。圍繞靈活用工服務需求,明確信息收集發布渠道、人崗匹配方式、運營模式、場地設施、經費來源、權益保障、監督評估等關鍵要素和實現路徑,突出“綜合帶動、專業精準、就近便捷”等三類零工市場布局安排,統籌調配勞動力供給、需求和價格三大基本要素資源,推動協調平衡發展,激發零工市場活力。
二是標準化建設方面。逐步實施零工市場(服務站點)標準化命名,提供可追蹤溯源的標準化信息供給,支持各地開展“即時快招、技能提升、勞動維權”標準化的服務,為零工市場提質增效提供標準化保障。
三是規范化管理方面。通過建章立制,明確零工市場運營時間,公開服務標準,明示經辦流程與對接方式,全面落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服務承諾等制度。加強用工主體與零工勞動者的“雙實名”信息審核,重點查處就業歧視、虛假招聘、“黑中介”亂象,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四是信息化服務方面。將零工信息納入公共就業信息服務范圍,建立零工市場信息化服務平臺,動態收集區域用工信息,崗位信息省級歸集、多點聯動、統一發布,提供在線報名、匹配對接、結果確認等服務。支持通過身份證掃描、人面識別、手機APP、小程序、掃二維碼等簡化程序,實施招聘信息推送、快速簽約等,實現零工數據信息實時共享與精準匹配。
五是平臺化運行方面。建立政府主導的運行平臺,因地制宜搭建線上線下一體、貫穿重要求職節點的就業服務平臺,為零工人員提供多方位公共就業服務;支持基層服務平臺、社會公共資源打通零工服務網點,提供就業公共服務;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等參與零工市場運行管理。支持各地培育一批零工市場服務龍頭企業和特色平臺。
五、在強化組織保障方面有哪些舉措?
把加強零工市場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的主要內容,明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穩就業主體責任,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合力,一體推進。加強資金支持,將縣級以上政府設立的零工市場開展的就業創業服務活動,納入就業補助資金列支范圍。加強績效評估,將零工市場就業服務成效納入促進就業工作先進地區激勵評價主要因素之一,定期開展績效評估,實行動態管理,為零工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