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示范區舉行“強信心 促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對濟源就業創業工作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以來,示范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穩就業促就業的各項部署,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全力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全區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穩就業、促就業主要成效體現在就業盤子更大、重點群體幫扶更實、就業能力更強、失業率低位運行等方面。
據統計,截至目前,今年濟源城鎮新增就業14715人,提前完成省定目標的102.2%;上半年城鎮調查失業率5.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
據發布會介紹,為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形成經濟發展與就業擴容提質的良性循環,示范區從穩企穩崗提振市場信心、保障重點群體就業、開創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質效、優化服務拓寬就業增收渠道等四個方面同向發力。
更加注重提振市場信心,下好穩企穩崗一盤棋。示范區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穩崗返還、社保補貼等政策,持續優化“免申即享”“直補快辦”服務,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快享。推行人社專員制度,下沉企業點對點解決問題。支持龍頭企業自建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自主培育技能人才。開展專項檢查和誠信等級評價,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緊抓求職季關鍵節點,開展“春風行動”等“10+N”招聘活動保障用工需求。
更加注重保障重點群體就業,搭建群眾就業暖心橋。示范區開展“六進校園”和招才引智系列活動,加大就業見習崗位募集開發力度,做好高校畢業生過渡性就業。點對點服務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支持返鄉創業和就近就地就業。強化失業人員就業服務保障,發揮公益性崗位兜底作用,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更加注重提升質量效果,開創技能培訓新局面。示范區實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動,圍繞主導特色產業,構建“企業+院校+社會機構”立體職業技能培訓評價體系,應對產業升級需求和技工荒問題。圍繞產業開展技能人才培訓、重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就業能力。創建“愚公銀匠”“王屋種谷”2個省級人力資源品牌,推進“愚公防爆”等“10+1”特色品牌,擦亮勞務“金字招牌”。
更加注重優化公共服務,拓寬就業增收主渠道。示范區開展“訪企問需”“就業訪民情”,織密基層就業網,推進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和零工驛站建設,把崗位和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打造“現場招聘+直播帶崗+就業指導”模式,用好“濟源智慧人社”線上零工市場,發布全域零工服務電子地圖,搭建精準供需對接平臺。通過抖音直播、社區宣講、入企“六送”(送政策、送資金、送用工、送技能、送人才、送和諧)服務等多種形式,讓好政策家喻戶曉、應享盡享。
在提問環節,示范區人社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退役軍人事務局、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就如何進一步做好促就業、讓返鄉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發揮財政職能支持穩定就業大局、推動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引導畢業生留濟工作、實現學生“畢業即就業”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示范區將扛牢政治責任,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穩”(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愚公移山譜寫新篇、兩高四著力做示范”奮斗目標,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執行力,認認真真做好就業創業各項工作,推進濟源高質量充分就業,讓更多勞動者在濟源扎根發展、安居樂業。
記者 黃一冰 通訊員 孔林楠